查看原文
其他

鲁迅诞辰142周年 | 人的一生,总要读两遍鲁迅

槛外记 2023-11-30

▲鲁迅(1881年9月25日—1936年10月19日)

人的一生总要读两遍鲁迅,一遍是年少求学时,一遍是阅尽世间酸甜苦辣时。

年少时读《故乡》,我们爱极了月光下的刺猹少年闰土。长大后重读,我们方才体会中年闰土的心酸。他收起了年少时的轻狂,怯怯的一声“老爷”,俨然一个“懂规矩”的中年人,像极了被生活磨平棱角的我们。

无法融入社会的“阿Q”,我们取笑他活在了别人的评价里,用自欺去麻痹苦痛。而我们自己呢,始终在外界寻求存在感,却无法构筑出充实的内在和自我,总有几分像阿Q。

当年轻人通过读书看到了更大的世界,却发现世界的真实与残酷时,身陷其中的他们,也忍不住自嘲一声:“原来我才是那个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。”
图 / 觉醒年代
大抵是年少时不知其味,中学时读鲁迅,只记得茴香豆、百草园和热闹的社戏。
30岁后,当我们有了一定的阅历,才发现当初课本上最“讨厌”的作家,竟成了最懂自己的人。

他的作品,文笔之微妙,谈锋之犀利,洞察之深刻,结构之精巧,就像一把盐,撒在了中国人精神的创口上,让人足够疼痛,也足够清醒。
莫言说,“倘若我能写出《阿Q正传》,我宁愿我所有的作品都不要了。”

余华说,“鲁迅一出手,就是中国现代文学跳高的那根杆子。”

许子东教授也曾感叹过:“一百年了,鲁迅的话就像昨天说的一样。”百年过去,鲁迅笔下的文字仍一次次地刺痛着我们,又一次次地拯救着我们。

他鼓励“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”,他说他的使命是扛住正往下落的闸门,让年轻人能逃出一个算一个。
意志消沉时,读点鲁迅,他会用力敲打那些年纪轻轻却两鬓斑白的灵魂,叫人大胆往前走。

身处浮躁的时代,读点鲁迅,或许我们也能摆脱“愤青式”的尖刻,拥有深度思考的清醒。

只要我们仍向往一颗不回避的勇敢的心,重读鲁迅便永远都不算晚。
鲁迅,文艺六边形战士

说起鲁迅,许多人总有些“刻板印象”:

他是教科书上蓄着胡须,永远严肃的民族斗士

他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开山鼻祖,用一支笔撑起中国的脊梁;

他是莫言、大江健三郎等诺奖得主的文学偶像,是一座至今无法逾越的文学高峰……
但如果你能再靠近鲁迅一点点,就会发现:文学家只是他众多身份之一,他是民族的斗士,也是生活的乐士——

他写小说,也爱写“怼人”的杂文《热风》《华盖集》《南腔北调集》,他的人间清醒语录,大多出自这里;

他是中国版画第一人,一生收藏外国版画2100多幅,汉画像砖、汉魏六朝及隋唐的碑碣墓志和造像石刻拓片达5000多张,汉画像拓片650张,碑帖6000余张;
作为学者的鲁迅,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感情,又让他在精神苦闷时,把整理古籍作为情绪出口。别人消沉时躺平,他却在寂静处,编著了《中国小说史略》,整理了《嵇康集》,辑录了《古小说钩沉》;

作为翻译家的鲁迅,还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,人生一半给了创作,一半给了翻译……

除了《呐喊》《彷徨》,太多教科书外的鲁迅,值得我们用一

生去认识。
鲁迅,跨越百年的嘴替

读鲁迅,也并非为时时刻刻要拿起解剖时代的手术刀。听听他怼人不倦的毒舌,看看他上进时偶尔的“躺平”,也是当代打工人难得的乐趣:

面对墨守成规,他上线辣评:“从来如此,便对么?”

当有人老爱扮清高、劝人大度,他准是看不惯的:“损着别人的牙眼,却反对报复,主张宽容的人,万勿和他接近。。”

遭遇“996”、职场内卷,面临成为工具人的困境,鲁迅是反PUA大师:“我跑我的,我躺我的,决不出来再上当。“
喷子、杠精出口是攻击、侮辱,而鲁迅骂人,是在呐喊、战斗。他既不作脏话连篇的小作文,更不屑与故作高深、装腔作势的“专家”为伍。字字如针,句句戳心,让人恨不得背诵全文:“太想学鲁迅说话了!”

面对当今的社会话题,鲁迅也早已在大半个世纪前写好了正确答案:

写《娜拉走后怎样》,讲到女性独立,净是大实话:“梦是好的;否则,钱是要紧的。”

写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》,育儿观让很多现代父母翻书做笔记:“小的时候,不把他当人,大了以后,也做不了人。”“父母对于子女,应该健全的产生,尽力的教育,完全的解放。”
每次翻开《鲁迅全集》,都像听一位知心朋友在推心置腹。是听一个“真的人”,在说“真的话”。鲁迅的小说、杂文大多篇幅不长,用碎片化时间阅读,你我也能收获一份清醒通透。
从来没有一套书的出版,能像它一样艰难。国民政府的不允许,文化界论敌的阻扰,更为危险的是,它还要在日军残酷统治下的沦陷区完成。
但也从来没有一套书的出版,能像它这样重要且迫在眉睫,一个伟大的时代,一个伟大的作家,宋庆龄与蔡元培亲自发表声明说,出版他的作品是“以唤醒国魂,砥砺士气”。
最后,这套煌煌20卷600多万字的书籍,在战火纷飞的沦陷区,竟然只用四个月便完成了出版。
这不得不说是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。尤其是它的环境如此之恶劣,时间如此之紧迫,但在编校质量上,却超过了同时代、乃至后来时代的任何一套书。
它的出版,可以说耗尽了半个文化圈,甚至倾举国之力。蔡元培、胡适、宋庆龄、陈布雷、邵力子、柳亚子、茅盾、周作人、许广平、郑振铎、唐弢等众多文坛、政界大佬,纷纷参与其中。
也正因如此,这一套书、这一版本成了文化史、出版史上的一个经典,以至于当时完成出版后,延安也收到了两套纪念本,纪念本全国只有200套,而毛得到的就是其中第五十八号。
这套书,就是于鲁迅去世后立即开始筹划出版的1938年第一版《鲁迅全集》。
1936年10月19日,鲁迅因病逝世于上海,享年55岁。鲁迅去世后,出版一套他的全集成了文化界同仁的共同心愿。
为此,鲁迅夫人许广平亲自写信给胡适,胡适毅然答应并积极参与其中。同时,他们还专门成立了鲁迅纪念委员会来总领这项重任,委员会的主席是蔡元培,副主席是宋庆龄。
蔡元培、宋庆龄在民国的地位举足轻重,但《鲁迅全集》的出版仍然不为国民政府所肯定,因为鲁迅的文笔太犀利,文章太不合时宜,影响力太大,他的许多作品,还在国民政府的禁书名单之列。
同时,诸多与鲁迅为敌的文化人士还想从中阻挠,如曾请通缉鲁迅的许绍棣、叶溯中,以及给胡适写信大骂鲁迅为“刻毒残酷的刀笔吏”的著名作家苏雪林。
然而,诋毁的声音终抵不过众人的支持。除蔡元培、宋庆龄等人外,被誉为“蒋介石文胆”的国民党高层政要陈布雷,时任国民政府宣传部长的邵力子都力挺鲁迅。邵力子说:“对此一代文豪,决不能有丝毫摧残。”最后,邵力子亲自通过了《鲁迅全集》的出版审批。
但面对如此重任,很多出版社都望而却步。胡适最先找到了著名出版家、商务印书馆的负责人王云五先生,然而,由于全面抗战的突然爆发及上海的沦陷,商务印书馆最终没有完成这项可以载入史册的重任。
但人们并没有放弃,那些遗留在上海的文化名人自己肩负起了这项任务,出版事宜仍由蔡元培等人组成的鲁迅纪念委员会总领,具体事务则由胡愈之先生参与创办的复社操作。
就这样,在上海沦陷区的夹缝中,由胡愈之、许广平、张宗麟、郑振铎、唐弢等一众名家操持的出版事务展开了。没有钱,复社成员自己捐献筹集;茅盾、巴金、邵力子、沈钧儒、陶行知都积极参与筹款;就连印刷的普通技术工人都自我掏力,奉献其中。
终于1938年夏,这套煌煌600余万字的20卷本《鲁迅全集》仅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便在上海面世。上海大佬杜月笙还亲掏腰包买了许多套,烫上“杜月笙赠”四个大字,分送给各大图书馆。
1938年版《鲁迅全集》从筹划到完成,汇聚人力之多,筹集物力之艰,都绝对是文化史及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观。
一套书的版本之所以值得永久收藏,往往取决于两点,一是其历史深度,二是书籍内容不可替代的特殊性。作为1938年版第一套《鲁迅全集》,就有着这样特殊的历史意义,以至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际,在已经有了1958年新版《鲁迅全集》及多种单行本之后,周恩来仍旧选择了一套馆藏1938年版《鲁迅全集》,作为“国礼”送给尼克松。
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由于历史的动荡与辗转,这套《鲁迅全集》除了几本馆藏及个人收藏之外,已经几乎绝迹。为此,在鲁迅逝世八十周年之际,上海图书馆贡献出馆藏的1938年版《鲁迅全集》,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00%影印复刻,出版为如今这套人人都可阅读、1:1还原历史的《鲁迅全集》1938年原版影印版。

本套影印版不仅在内容上直接影印原版,无一字删减,在封面上也延续了1938年版的设计,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与历史底蕴。先知书店有幸获得本书独家授权,并诚挚推荐这套《鲁迅全集》1938年原版影印版,长按下图,识别图中的二维码,即可一键收藏:

王蒙:说不尽的曹禺,演不完的《雷雨》 | 曹禺诞辰113周年
费孝通的送别故事:孤身只影向谁去
墙内开花墙外香:为何被国内忽略的冷门作家残雪,成为2023年度诺奖热门
梁晓声:当今中国青年阶层分析
叔本华逝世163周年 | 人生在世,要么孤独,要么庸俗
张鸣:我们这些经过十年“洗礼”的人,有时显得特别畸形
9·18: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| 一位日本女学者的答案
陈丹青新作·签章版 | 十年潜心之作,陈丹青文章精选合集
不可遗忘的昨天——中国转型时期的肖像
鲁迅 | 即使有人不喜欢,但他仍然超越了整个时代
不止于美 —— 书,是用来“享受”的
911事件幸存者:人生不一定有明天
【莫放春秋佳日去,最难风雨故人来】《先生》:山高水长,追一追他们的背影
托尔斯泰诞辰195周年 | 托尔斯泰不值得读了吗?
陈寅恪眼中的敦煌美
张爱玲逝世28周年 | 一个主流文学史无法安放的作家
残雪 | 从长沙到北京,从裁缝到作家
孙郁:挣脱历史的灰色之影——不当谋士,不随流俗
委曲不能求全:抗战史上最大的“遮羞布”与“替罪羊”
民国奇案:“弱女子”如何掀翻“大人物”,还能功成身退
唐小兵:20世纪中国一个云南家族的历史、记忆和反思
休谟逝世247周年 | 不读休谟,不足以知人性
南渡北归的命运:是宿命,还是因果
被误解的鲁迅:“好玩”的人,在于懂自嘲,知进退
《1984》是如何来到中国的
肖斯塔克维奇的尴尬:一个苏联人在纽约
柴静:人最大的痛苦,就是心灵没有归属
一百年前的老北京,美得简直不像话
《父与子》:不朽经典的背后,是一位漫画家不屈的灵魂
1700个年轻人集体赴死,平均23岁!他们的牺牲,中国人不能忘
世界“慰安妇”纪念日 | 她们的伤痛,不容忘却
梁启超:一个亡命者
49年以来最真实深刻的影像:人的神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好坏
陈铁健:爱国与恶国——半生多误陈独秀
齐邦媛:来自云端的信——一个飞虎队战士的杀伐与救赎
独木不成“林”:林徽因和她的时代
书生报国终自毁:浊世里的清流,权力场的悲剧
北岛:在那镀金的天空中,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
从费孝通的30句话里读懂中国
“吃人文化”:历史比“封神”更加惊心动魄
《北去来辞》:从悬崖到旷野,两代人的精神迁徙之歌
被牺牲的“局部” :“苛政猛于虎”,水患何以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
王小波:牺牲不一定崇高,吃苦未必有益
为众人燃灯者,不应让其沉寂于暗夜
书生报国无他物:什么是西南联大最重要的思想遗产
被刀郎写进歌里的哲学家:维特根斯坦
忆钱穆:学者不能急于自售,为时代风气所卷
“长安不止三万里”:唐长安城的盛世潜流
陈寅恪盛赞傅斯年:天下英雄独使君
漫长的余生: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
无法被文字记载的历史:1844-1879年镜头下的中国
张维迎:人生是一连串的偶然
索尔仁尼琴:如果权力无所不能,那么正义将一无所成
郭嵩焘谈晚清外交:一味蠢,一味蛮,一味诈,一味怕
发现李庄: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,一段被湮没的历史
鲁迅和胡适,为何渐行渐远?
堪比《白鹿原》的“四棵杨”:直面动荡、复杂、禁忌的30年
寻梦与归来:王道士之死
晚年胡适的知人论世
被遗忘的民国传奇女性:在荒诞中反抗,在绝望中坚持
陈丹青:我们与鲁迅成为彼此的异类
从“鲁迅”到“胡适”:他什么都没完成,却开创了一切
顾维钧:美国对华的三大特点
“走西口”一部隐藏的世相百态:前面多有趣,后面就有多沉重
独醒之累: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
所谓的“大时代”,对小人物来说,可能是最糟糕的“坏时代”
野夫:人生如戏,“一切皆在情理中,一切皆在意料外”
余下只有噪音:大音乐家马思聪,当年是怎么“润”出去的
生前赫赫、身后寂寞——近代史上的“失踪者”
史学界的拓荒者赵俪生:一个人的劫难,有时也是时代的一曲悲歌
温家宝:忆耀邦(情真意切,相当感人)
王瑞芸:懂得了人心,也就懂得了艺术
鲁迅:面具戴久了,会长在脸上
林贤治:时代的转折如“悬崖上的树”——苦难的见证,也是顺从的见证
白先勇:母亲命运的起伏,跟父亲的一生荣辱息息相关
命运的钟摆:1977年恢复高考
木心:无知的本质,就是薄情
廖信忠: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?
查建英:那是一个烟火与情怀迸发的时代
白先勇:得到的全是侥幸,失去的都是人生
王鼎钧:上天把我留到现在,就是叫我做个见证
老照片欣赏|上海滩一个世纪的风流
偌大的燕园,为何容不下一个司徒雷登
陈丹青:因为艺术,罪恶好像被历史原谅了
林贤治:重读鲁迅的八个理由
阿城丨我们为什么学不了张爱玲
知识分子的命运,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
易中天:劝君莫谈陈寅恪
波伏娃的激荡人生
葛剑雄:很多人的青春无悔其实是青春无奈
梅贻琦:一个时代的斯文
徐晓: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
“怼天怼地”傅斯年:知识分子的血性与勇气
在糟糕的时代里,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
中国女性的命运:一个女人的苦与疼
一群没用的迂腐文人
大学虽已遍天下,世间再无蔡元培
罗翔被围攻,是时代的悲哀
女性地位,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
陈寅恪的三重悲剧:最是文人不自由
阎连科:我是我们县“最不受欢迎”的人
浪漫的先知:年仅28岁的徐志摩,是如何看穿苏俄“一切都是演戏”的
朱学勤︱鲁迅、胡适与钱穆: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
她们是时间的敌人|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: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
同是天涯沦落人: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
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,永远消失在历史中
文学与历史:四个人的百年中国
荒诞的时代,没有干净的人
梁文道:为什么有些国家,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?
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,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
鲁迅:正视,是一种勇气
北岛诗歌依然流行,是一种“不幸”
再谈王小波: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?
木心:街上没有兵,没有马,却兵荒马乱

点“阅读原文”了解更多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